
近年「紅色供應鏈」搶進過去以台廠為主的蘋果訂單,卻也導致立訊精密、歌爾聲學、藍思科技等陸廠巨頭因增收不增利、股價跳水,被戲稱為「果鏈三傻」。據大陸科技網站《36氪》報導,這些企業為避免過度依賴蘋果,近期開始加碼在太陽能領域的布局,但「跳出舒適圈」背後,還面臨很多考驗。
藍思科技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設立全資子公司湖南藍思新能源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人民幣10億元,主要從事太陽能玻璃、太陽能設備及元器件、太陽能發電等業務,其中太陽能玻璃既從外部採購,也已佈局自製。
另一方面,立訊精密10日於安徽滁州市,和當地政府簽約一筆規模約人民幣100億元的投資案,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訊息表示,投資案內容包括無線充電設備、太陽能設備、智慧出行設備等,預計於2022年5月底前首期實現投產。
《36氪 》報導稱,因過度依賴蘋果,立訊精密、歌爾聲學、藍思科技被投資者戲稱為「果鏈三傻」,這些公司雖然業績表現不差,但立訊精密股價比今年高點跌約30%,藍思科技也從高點的人民幣40元,跌到22元左右,顯然除了歌爾聲學因近期抓住「元宇宙」風口(成長趨勢),股價上漲外,另兩家公司投資者們並不看好。
有供應鏈人士分析,手機行業已進入高原期,陸廠進場時靠補貼或低價優勢搶單,但技術、管理能力和議價能力不如台廠,拿到的也是耳機、手錶等毛利率不高的訂單,導致財報「增收不增利」,立訊還曾出現大股東賣股風波,其實不見得是好事。
另對於藍思科技轉加碼太陽能領域,《36氪 》報導稱,其實不算太過跨界,因為藍思一直是蘋果玻璃蓋板的核心供應商,且在大陸推動太陽能裝機量成長下,去年下半年太陽能板所使用的玻璃,價格上漲了70%。但文章指,當前大陸市場上,該行業前五大公司信義光能、福萊特、彩虹集團、金信太陽能、中建材市占率達75%,呈現寡頭競爭,還須留意產能過剩的風險,新人入局難度可想而知。
據藍思科技2021年第三季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公司營收年增30%,但淨利潤人民幣32.97億元,年減3.94%,第三季單季淨利潤更年減34.97%;立訊精密方面,今年前三季營收年增36.09%,淨利潤人民幣46.9億元,僅年增0.21%,第三季單季淨利潤則年減25.2%。
被問到紅色供應鏈搶台廠訂單,鴻海董事長劉揚偉12日在法說會上表示,「之前就有說過,要成為鴻海不是那麼容易的」。他說,在管人、管錢、管物流、管技術等領域多年累計的實力,其實就是這個產業進入最大的障礙與門檻。
"利潤" - Google 新聞
November 14, 2021 at 05:40PM
https://ift.tt/3nf8UeS
利潤減被稱「果鏈三傻」 大陸藍思、立訊轉加碼太陽能 - UDN 聯合新聞網
"利潤"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8PcTEm
Mesir News Info
Israel News info
Taiwan News Info
Vietnam News and Info
Japan News and Info Update
https://ift.tt/35B1JmQ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利潤減被稱「果鏈三傻」 大陸藍思、立訊轉加碼太陽能 - UDN 聯合新聞網"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