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電子產品在人類生活中無處不在。不過,隨著時時更新機種引發「換機潮」的背後,這些內含大量印刷電路板的消費電子產品每年汰換快速。聯合國最新報告估計,全球電子裝置持續成長,電子垃圾總量也快速上升,預估在2021年達到5,220萬公噸,2050年將達1.2億公噸,目前全球電子垃圾回收率僅約20%,未來仍有待提高。
由於換機潮已讓消費者人手好幾支手機,或是家中也存放不少閒置電子產品、淘汰的手機、筆記型電腦、電視等。這些電子產品因內置印刷電路板,所含金屬量高,也讓民眾居住環境中潛藏不少待利用的寶藏,如同城市中的礦山。
聯合國出具的報告顯示,全球電子垃圾在2016年已達4,470萬公噸,總重量已相當於4,500座艾菲爾鐵塔,平均每噸電子垃圾黃金含量100-150公克。因此,每年光從這些電子垃圾的可回收金屬材料中,估計價值超過625億美元,每公噸電子垃圾中的黃金含量,甚至比一座金礦石多達百倍。聯合國也因此訂下全球電子垃圾減量目標,鼓勵各國制定政策,強化電子垃圾數據統計追蹤。
台灣電路板協會理事長暨欣興電子PCB事業部總經理李長明提到,在電路板產業開始談循環經濟之際,台灣電路業界也積極促成電路板回收的循環經濟發展。由於這些消費電子產品含有大量的印刷電路板,台灣電路板協會表示,目前這些報廢手機和廢電池一樣,只能拿到便利商店回收,但事實上印刷電路板的附加價值仍高。
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3萬公噸報廢的電路板(包含元件的電路板),回收的含金量相當可觀,包含金的價值就達百億元,若加計銅、銀、鈀等則可能達數百億元。
另一項數據顯示,我國估計手機每年報廢量約500萬支以上,電腦每年報廢量也在100萬台以上。以每支手機的單位重量成分來分析,其中含有10%的金與銀等金屬,鐵的成分有3%,銅相關化合物有15%。
業者指出,電路板是工業之母,是承載各式電子產品的關鍵零組件,隨著電路板生產技術精密複雜,製造過程需要應用充足且多樣的能資源,而過往產業對資源的耗用,以及配合消費電子產品的高速成長與大規模製造生產,其實已對環境永續發展造成不小的負擔,目前業界已加強綠色與循環經濟的布局。
業者建議政府,對於報廢手機及電腦,應有更積極的獎勵回收政策,例如可兌換現金或等值點數或物品,相信回收的經濟價值將更高與更有誘因。
更多udn報導
打臉金正恩替身說 模仿藝人:北韓沒有人像他那麼胖
何時能復業? 酒店妹3問陳時中:不要再忽視我們了
人妻到藥局買口罩講出「4個字」拿到限定版 網友全羨慕翻
沖馬桶讓細菌飛滿天 醫師點出使用公廁3大風險
"數字" - Google 新聞
May 10, 2020 at 05:28AM
https://ift.tt/2zs1jTD
大數字/3C消費熱 電子垃圾暴增 - Yahoo奇摩新聞
"數字"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U2nwyn
Mesir News Info
Israel News info
Taiwan News Info
Vietnam News and Info
Japan News and Info Update
https://ift.tt/3dqPVpN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大數字/3C消費熱 電子垃圾暴增 - Yahoo奇摩新聞"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