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武漢「解封」在即 當地居民質疑官方數字 - udn 聯合新聞網

(德國之聲中文網) 自從中國政府宣布武漢4月8日正式解除封城後,武漢當地的生活也開始逐漸重啟。上周六 (3月28日) 開始,武漢火車站恢復客運服務,當地的地鐵在關閉了65天後,也在同一天恢復了六條路線184個站的營運。

不過,盡管政府努力想讓封鎖了超過兩個月的武漢重回以往的日常節奏,當地居民卻仍無法完全擺脫過去兩個多月來養成的生活模式。住在武漢的班恩告訴德國之聲,由於過去兩個月在家中待的時間太長,所以他需要一段時間來重新適應融入人群的生活。而即便疫情看似逐漸趨緩,但他仍無法放心。

班恩說:「我以前周末會跟朋友們聚會、看電影、看演出,但在疫情完全結束前,我應該會更多宅在家裡。另外就是,我過去兩個月在家的時間太長了,所以也會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重新融入人群。」

也居住在武漢的艾瑞克說,兩個多月的封城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當地人民在新冠病毒面前的脆弱與無助。他說:「我永遠無法忘記許多家庭破碎的哀嚎聲,以及政府對百姓權利的漠視及傲慢的態度。」

大部分的武漢市民都認為,雖然中國政府的封城措施最終確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也將原先一發不可收拾的疫情給控制住了,但是政府在疫情剛爆發時的失策,是導致數以萬計武漢市民染上新冠病毒的關鍵因素。

班恩指出,中國政府在一月下旬強硬執行的封城雖然在當時是必要手段,但是當時一切都相當倉促。他告訴德國之聲:「盡管緊急封城在當時是必要的,但政府卻沒有想好任何民生保障措施,導致封城的前半個月,都是慌亂無序的狀態。」

艾瑞克則指出,中國政府在初期的慌亂應對與嚴重失策後,緊急建立方艙醫院,調動中國其他省份的醫護人員到武漢及湖北進行支持,並嚴格對小區執行網格化的管理。他認為這些措施,對於阻斷新冠疫情的傳播有顯著的效果。

他向德國之聲表示:「政府在武漢嚴格執行網格化管理,把小區分成塊,並透過專人打電話對每戶進行調查,詢問居民的健康狀況與追蹤病人。我認為基層的小區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在封城期間,對居民的幫助還是很大。他們協助住戶買藥與團購物資,這些工作的確很辛苦。」

不要政令倡導,只要反思

然而,雖然武漢的疫情最終得到控制,但當地居民表示,中國政府的處理方式,讓他們對於政府的公信力跟能力都產生更多的質疑。艾瑞克說,雖然大部分中國人民長期受到仇恨教育和洗腦宣傳的影響,但是這次的新冠疫情讓中國社會開始產生一些要求追責的聲音。但也因此,家庭或社會產生了嚴重分裂。

他說:「這次的疫情造成社會的嚴重分裂,親戚或朋友之間也出現很深的鴻溝。雖然社會中出現了一些獨立思考的聲音,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聽從政府的政令倡導。」

班恩認為,現在部分武漢人民都希望中國政府能停止宣揚其對抗疫情中所取得的「偉大勝利」,並花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反思。他告訴德國之聲:「我不想看到那些『偉大勝利』的宣傳,現在需要的是反思,反思瞞報、反思大規模傳染的原因、反思防疫措施。」

而雖然中國官方的數字顯示湖北省與武漢過去幾天都沒有新的確診案例,但是當地居民卻質疑官方數據的真實性。艾瑞克表示,疫情爆發初期,武漢當地的醫療單位刻意不檢測出現新冠肺炎症狀的病人,導致不少人因此喪命,而這些人大多沒被算進官方的數據中。

他向德國之聲表示:「大部分武漢人都不信官方數據,連那些那些相信政府的人也不信。我們都認為,政府為了復工,所以一直在每日的通報中把新的確診案例報零。但是根據我們朋友圈的消息,是有病例增加和『復陽』的案例的,所以這個零增加我們也不信。」

班恩認為,確診與病亡數字的真實性對於武漢及中國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在整個中國社會對於疫情的真實掌握度還相對低的同時,公開透明的訊息能讓他們清楚衡量疫情的狀況。他說:「政府公布的數字,連我爸媽那種天天喊『相信政府相信黨』的中老年人都是不信的。對我來說,數字代表著一個政府的誠信,人民也需要真實的信息來權衡疫情情況。在信息不透明的情況下,萬一疫情卷土重來怎麼辦? 所以即便武漢准備復工,我們很多人還是心慌不安的。」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Let's block ads! (Why?)



"數字" - Google 新聞
March 30, 2020 at 01:56PM
https://ift.tt/3dKerDF

武漢「解封」在即 當地居民質疑官方數字 - udn 聯合新聞網
"數字"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U2nwyn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武漢「解封」在即 當地居民質疑官方數字 - udn 聯合新聞網"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